今晚是年三十晚
因為明天是假期關係 , 所以用電腦至凌晨
在午夜十二時正 , 我家附近響起「轟隆隆」的煙花聲
大概又是有人為了慶祝農曆新年 , 偷偷私放煙花之果
話說 , 其實農曆新年早就在晚上十一時已經到了
因為中國的十二時辰是以子時作始 , 而子時就是西方時間的晚上十一時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 , 可以查看天文台的《天干和地支》網頁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stemsandbranches.htm
此外 , 還有一件常常讓人搞混的事 ── 生肖年份
很多人以西曆年去判斷一個人的生肖
生肖是中國的十二年獸 , 與地支相配並輪番更替
中國古時不是用數字(2019)來紀年 , 而是用生肖或干支法來紀年
因此生肖是中國獨有的紀年法
其實仔細一想 , 農曆新年和西曆新年還不是相差有一個月嗎 ?
怎麼可能會用西曆去判斷生肖
例如我的出生年份是西曆 1985 年 1 月 29 日
人家的直覺反應就是:「哦 ! 1985 是肖牛的 !」
那正正是用西曆去「量度」農曆的謬誤
我們先參考天文台的《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conversion.htm
點進 1985 年 ↓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calendar/pdf/files/1985.pdf
別人:「看 ! 標題都寫着「1985(乙丑 — 肖牛)年 ! 早說你是肖牛的 !」
但請用心一看 , 我是 1 月 29 日出生的 , 這時才是農曆十二月初九
2 月 20 日才是正月初一 , 因此 2 月 20 日前的是上一個肖年
我們再看看 1984 年↓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calendar/pdf/files/1984.pdf
看到標題都寫着「1984(甲子 — 肖鼠)年」
那就是說 , 我是甲子年出生 , 肖鼠的
剛才說了中國古時會用生肖紀年 , 同時也會用天干地支紀年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子為首 , 癸亥為末 , 共六十年
今年農曆新年是己亥年 , 即干支第三十六年
若至己亥十二月初九 , 吾當三十有五矣 |||Orz
04/03/2019
這二個月都在上課 ── Construction Law and Contract
最後的功課就是傳統的 Group Project
3 或 4 人為一組 , 虛構一個建築項目
然後自設一些問題或挑戰 , 再運用建築合約去解決
我被一個同學邀請 , 然後我們又邀請了另一個同學
就這樣 , 我們三人一組
起初邀請我的其中一個同學設定 Client 為:
一毛不拔的私人地產發展商 , 他要求發展的項目要:
工期短、質量佳、成本低
這絕對是香港現今地產發展商的寫實一面
但那個「工期短」、「質量佳」、「成本低」的要求
就跟要一支「黑色的白玫瑰」一樣 , 有着本質上的矛盾
然後我跟那位同學再商討 , 最後他同意放棄「成本低」的要求
除了是要求本身自帶衝突外 , 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待解釋
我是一個在學習上愛單騎獨闖的人 (Group Project 除外 一 一|||
因此我獨愛偏坐一方 , 畢竟總覺得一個人上課 , 專注力會比較好
而且做功課可以不用他人 Carry(提攜), 又不需 Carry 他人
但因在上學初期 , 因為碎碎唸地答了老師幾次問題 , 被老師留意了起來
結果就給幾個同學詢問了我的電話號碼
因為有些同學是會計 , 有些是採購 , 所以對建築事宜不太熟悉
所以就乾脆在 WHATSAPP 群組內一起研究功課
我是有問必答的人 , 如果我懂的一定會答的
因為我認為知識是藏不住的 , 以現今發達的科技 , 知曉答案只是遲與早而已
後來有另一個同學加入了 , 她是一個相對有經驗的 Quantity Surveyor (Q.S.)
但在經驗上還是跟我有一點點的距離 , 畢竟她比我年輕太多了
看她很踴躍地替他人解難 , 同學們有困難都向她求救 , 我就回復「已讀不回」的習慣
昨天準備離開課堂時 , 聽到她們的小組私下問老師
她們沒有虛構一個建築項目 , 而是借用了一個真實的建築項目
那個建築項目的地下裡發現了一個不明物體 , 因此她們請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隱約聽到的是老師表示不能把那個物體定為「不明」(unknown
然後我就離開了課室 , 再也不知下文了
今天聽到昨天那組同學的 Presentation
她們設定了 Client 是香港房屋署 , 建築項目是在土瓜環興建公營房屋
項目要求是「工期短」, 理由是輪候公屋的人創新高 , 需要趕建公屋
其次是「低成本」, 畢竟政府是花納稅人錢 , 因此需要花得其所
但是地盤位置下面有着沙中線的隧道、污水處理設施 , 附近還有斜坡
我聽完後心裡呆然... 竟然如此藝高人膽大地玩雜耍 ?
因為在她們的小組裡 , 二人是當 Q.S. , 二人是當會計
以這樣的工作背景去設定一個如此複雜的項目挑戰 , 真的是太冒險了
最後老師頻頻在質詢環節提出質疑
其實她們犯了很多不自知的錯誤
1. 在如此複雜的地層下 , 先要考慮應不應該這個問題 <--- 首要考慮
因為在一個不合適的地方建屋 , 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更高的成本
那怎會是以「工期短」和「低成本」為目標 ?
2. 當考慮完後 , 仍然維持建屋的決定
那就要考慮應採取那些措施去克服這些問題 <--- 次要考慮
因為要克服如此複雜的地層 , 需要做很多額外的勘探、監察和保護工程
這些改善工程和措施又是得要花時間 , 而且有些更是所費不菲
這跟「工期短」和「低成本」的要求又是相矛盾
3. 附近有斜坡的話 , 其實是會大幅增加日後維修保養的成本
倘若建築成本已經高 , 那維修保養成本又高 , 那就無法乎合「低成本」的原則
畢竟一個發展項目的成本是以建築成本 + 運作成本 + 維修成本組成的
Construction cost + Running cost + Maintenance cost
但本是半載同窗 , 又何必咄咄逼人 , 因此我也沒在質詢環節提出發問
但作為一個比其他組員有建築經驗的人
我認為根本不應該設定一些難以解決的困難
以上的問題縱使是一個資深的建築師 / 工程師都不可能解決
針對土質和斜坡問題 , 還不是要請 Geographical Specialist 去做探土
針對污水處理設施問題 , 又不是要請 Environmental Consultant 去做環境評估
這試問怎麼可能是一個 Project Manager(項目發展經理)可以用合約去控制的事
針對「工期」的問題
可以在合約上訂明 , 承建商需要每月提交進度表 , 防止進度落後
針對「成本」的問題
可以用「分紅」作誘因 , 項目的建築成本越便宜
承建商可以與發展商對分剩餘未用的合約金額 (但政府合約就不太可行...
其實這份功課要同學們自設的問題 / 挑戰
並不是真的要同學們自設一個 True Challenge
設定一個沒法解決的問題 / 挑戰 , 那自然是一個 True Challenge
但是擬定了一個 True Challenge 後 , 郤又沒法解決它 , 那就變成自暴其短
有些同學看似仍未了解這個遊戲(功課)的玩法(規則)
這個遊戲要同學們「自訂」一個玩法
既然玩法是由自己訂定 , 那應該是訂立一個有利自己的玩法
怎麼會有人訂立一個不利的玩法給自己 ?
所以那組同學就並不了解這個遊戲
回到學術的本質上 , 每個學科的教學理念是希望同學們「學以致用」
並不是「作繭自縛」
起初 , 我同組的那個同學也欲有大耍雜技之意
那個「工期短、質量佳、成本低」的要求 , 確實讓我有點嚇倒 (なに O_O!
因為「工期短」和「質量佳」是極度難以跟「成本低」共處的
雖說這不是不可能 , 只是要花九牛二虎之力... 淘空心思去想才能辦到而已
但... 拜託... 饒了我吧... |||Orz
因此在初期已經跟同學商討這個問題
因為就是生怕「作繭自縛」, 然後「自暴其短」
幸同窗尚以諮諏善道 , 察納雅言 , 余由衷感激 <(_ _)>
好吧 , 就拭目而待 , 看看畢業成績如何 一 一+
25/05/2019
過去一星期炒得最沸沸騰騰的新聞 , 相信是《美國政府封殺華為》
美國的科技企業陸續「斷供」產品予華為
雖然華為早已預見制裁 , 並已加大採購力度 , 使存貨能足以支持三個月的生產
根據路透社所述 , 華為在 2018 年對美國企業的採購金額達到 110 億美元
看到有些意見認為
華為早已洞悉制裁之事 , 因此已經早着措施部署了對應方法
所以封殺令對華為所造成的影響輕微 , 相反卻使美國企業損失過百億美元
華府此舉 , 反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近來網上不乏這些秤比的言論 , 雖然這些評論都是有其立場
但凡是看到「華為影響輕微 , 美企損失慘重這些」這些吹噓說法都會嗤之以鼻
因為我是認為華為比美企傷得更深
華為所謂的對應措施不就是「大量屯貨」而已
但縱使華為有着十年的存貨 , 但它還是撐不過三年
因為電子零部件是它有着「逾期」的特性
以智能手機採用 Qualcomm 的 mobile processor 為例
2016 年 SONY 的旗艦機 Xperia XZ 搭載的是 Snapdragon 820
2019 年 SONY 的旗艦機 Xperia 1 搭載的是 Snapdragon 855
因此屯積零件其實只是緩兵之計
在電子產品推陳出新的急流下 , 沒有最新的零件供應根本就毫無競爭力可言
此外 , 有評論說美國企業失去了華為的採購訂單是損失慘重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帶有情感傾向的說法
以華為手機業務為例 , 縱使失去了華為也不會對美國科技企業造成很大的衝擊
因為這番話只是着眼於供應方的華為而並沒有從需求方的大眾去考慮
只要全球的手機需求不變
原本需求華為手機的使用者會轉移至其他手機製造商
因此華為的退出將會由市場上的其他手機製造商補上
其他手機製造商為了填補華為空出的需求 , 會增加向美國科企採購零件
所以個人不認為 , 華為的退市會對美國科企造成什麼衝擊
11/06/2019
今天去取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in Quantity Surveying Practice 的畢業證書
一償心願 , 我 5 科都以 Grade A (Pass with Distinction) 畢業 \ ^ ^ /
而且合格後 , 政府還可以退還 40% 的學費 一 一d
回顧這個課程 , 其實有點失望
原以為課程的功課是以現實中遇到的難題來作教學 (因為說好的是 Practice 向
雖然說 , 都是以現實中遇到的難題來作教學
但很多卻是選擇了頗為簡單的來作教學 Orz
大概是因為要照顧很多從事非建築行業的同學 , 因此遏抑了難度
有幾個同學面對這些難度都已經呼天搶地的大叫救命了
大概學校方面確實沒法再把程度加深 , 畢竟課程太難 → 客源自然少
與其躺着畢業 , 還是來一點難度 ── All grade A
縱使 All grade A , 其實也算不上困難
沒有讀得死去活來 , 感覺就是很不充實 , 時間和錢也像有點白花
既然完了 , 那就再展望下次進修的成果會豐碩一點
23/08/2019
今天跟太太去了我家附近的一間商場
走進了一間大型的連鎖服裝零售商的店子裡閒逛
看到標起了醒目價錢牌的 T-SHIRT ── $99 / 2 件
很超值 , 因此二話不說走過去挑選一下
但是只選到一件比較合心意的 , 其他的完全不是入眼貨
太太看到我蹙額顰眉的樣子 , 她立即解話說:「煩什麼 !? 買一件去 !」
接着她轉身向不遠處的售貨員小姐詢問一件的價錢
「一件都是 $99」
我瞪一瞪那售貨員 , 心裡說着:「你店長定價是用什麼鬼邏輯...」
因為用 $99 / 2 件這名號定價在邏輯上的考慮並不嚴謹
因為 $99 / 2 件這定價上有着 $49.5 / 件、$99 / 件的可能性
應該要換成 $99 / 件、買 1 送 1 , 這樣子才不讓人誤會 1 件的定價
好吧 , 既然錢付一樣 , 那我就多挑一件當抹布
拐個彎後 , 竟然找到了一件很不錯的
這件很不錯的原因 ──
就是跟手上的是同款 , 只是顏色有不同而已 → ,→
太太檢查完有沒有錯縫掉線後 , 就笑着用力的把衣服擠向我胸堂說:
「去付錢吧 ! $99 適合你 ! 夠 cheap !」(怎麼啊... 一 一|||
$99 / 2 件的 T-SHIRT 有那裡不好 ?
能撿到便宜貨我是很滿足啊 一 ,一+
29/09/2019
今早上《強制性基本安全訓練課程(建築工程)》<---- 平安卡課程
話說我的平安卡在明天之後就逾期三個月
倘若逾期三個月就得當新證辦理 , 這可得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來上課
但要是逾期三個月內續證的話 , 那就只花半天來上課就可
碰巧明天約了舊公司的同事敘舊 , 所以今天就是續證的最後限期了
畢竟以小學級的課程內容來說 , 花一整天時間來上課是完全的浪費時間
雖說是小學級... 但我這次考試沒有跟上次一樣取得 100 分 Orz (只有 90 分...
20 條問題中 , 我栽在了其中的一條上 ──
以下那一項是個人的安全防護衣物:
A. 耳罩
B. 面罩
C. 防刺圍裙
D. 口罩
我是選上 A 的
其實 A , B , C , D 都是個人防護裝備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PPE)
唯一有商榷的是 B , 因為它並沒有描述這是一個什麼面罩
普通面罩就不是 PPE , 但是防毒面罩就是一個 PPE
因為題目已經清楚指明那一項「是」個人的安全防護衣物
因此縱使證明了 B 不是合規格的 PPE 也幫不上
最後考官揭忠 ──
答案:C
為什麼是 C ? 題目都寫着「個人的安全防護『衣物』」
除左 C , 其他全都不是衣物 , 所以 C 就是答案 !
感覺平安卡的筆試比以前複雜了不少
最少以往的答案都是呼之欲出 , 更不會耍這些「文字陷阱」
因此 , 是次考試沒有人取得 100 分 一 ~一
12/01/2020
今天終於破了 PSP 的《第 2 次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 Z:破界篇》
距離上次玩的機戰 L , 已經相隔了近 9 年了
而且《Z2 破界篇》更是花上最長時間才破關的一款機戰...
大概由上年的 9 月中 , 玩到今年的 1 月中 , 歷時近 4 個月
當然因為要上班 , 所以也不是每天都玩
而且玩到 40/49 話時 , 我才發覺沒有取得其中 1 話的 SR 點數 O口O!
害我又把進度砍掉重練 Orz
而且這機戰《Z2 破界篇》是什麼鬼... 真是難玩得要命...
它可算是我玩過眾多的機戰作品中 , 難度最高的一款
也許是因為我偏要玩 HARD 的難度吧 →_→||| (自虐
其實它主要的難度是要達成 SR 點數的取得條件
《Z2 破界篇》繼承了上集機戰 Z 的 SR 點數設定
SR 點數是用來決定遊戲的難易度
每 1 話中 , 只要完成一些特別的要求則可獲得 1 點
倘若獲得率在 80% 以上 , 則遊戲的難度就會自動設定為 HARD
如果不追求 SR 點數的話 , 遊戲的難度其實只是普通而已
我是取得了全部的 SR 點數 一 一v
我是在不改造機體、不培養駕駛員和沒有練級的情況下進入最終話
上半場迎戰本作原創的新敵人 ── 次元獸
話說最低級的次元獸也耐打得要死...
然後是要打倒 24 隻最低級、12 隻低級、6 隻中級和 2 隻高級的次元獸
前期「極度節約」使用精神之下 , 最終話真的有夠虐待 (抱頭崩潰 !!!!
花了 10 個多回合才清掉第一階段的次元獸
然後又待了 10 個回合補充 EN 和 HP
接着才迎接本作的最終 BOSS ── 破界王
玩家可以選擇對話來決定最終 BOSS 的 LV
「世界の平和と自由のために戦う」(為世界的和平和自由而戰 ----- LV 70
「強大な敵との戦いのために戦う」(為與強大的敵人戰鬥而戰 ----- LV 99
也許是生怕玩家點錯 , 選擇了「強大な敵との戦いのために戦う」後
再會有一個選擇向你確認:
「…と言うのは別の話だ」(... 是另一回事 ----- LV 70
「本気で戦いそのものを求めている」(真的很想切磋一下 ----- LV 99
一直都在玩 HARD 難度 , 並取得了所有 SR 點數的我
當然是選擇了 LV 99 的 BOSS 來挑戰 一 一+
伴隨着破界王登場的 , 還有 2 隻高級次元獸... (暈
LV 99 的破界王 , 光是 HP 已經有 243,200
另加每回合 HP 10% 回復 & EN 30% 回復
還有 2 回行動、極、精神耐性、戦意高揚、気力限界突破、底力 LV 7 的技能
(2 回行動 ── 1 回合內可以行動 2 次
(極 ── 氣力 130 以上時 , 最終命中率、迴避率、爆擊率 +30%
(精神耐性 ── 所有特殊效果無效化
(戦意高揚 ── 出擊後第二回合起 , 每回合氣力 +3
(気力限界突破 ── 最大氣力可以由 150 突破至 170
(底力 LV 7 ── HP↓時 , 命中率、迴避率、爆擊率、裝甲值↑
而且最強的那支武器還附有護盾貫穿和能力減半的效果
再配以王牌駕駛員的獎勵 ── 氣力 130 以上自動使用「必中」精神
既然敵人只有 3 個 , 就精神與火力全開 !!!
1 回合內先消滅 2 隻高級次元獸 , 下回合起再火力全開攻擊破界王
為什麼要伴隨 2 隻高級次元獸登場 ?
就是讓玩家對付次元獸的時候 , 破界王可以從旁撿便宜
結果回合開始時 , 我方有 2 台機體已經能力減半 , 因而不能 ONE TURN KILL
我大概把破界王打至餘下 5x,xxx HP 時就無以為繼 , 被迫 END TURN
不過在完結回合之前 , 還是特地用脫力精神幫破界王消消氣
不然必中加上 2 回大範圍的 MAP 武器 , 我軍必定死光光
再下一回合就是破界王的死期 (喝喝喝 ~!!!
對比機戰 L 的 BOSS , 能撐上一個回合的破界王算是強悍的
縱使如何耐打 , 只要被圍攻 , 倒下也只是時間問題
《Z2 破界篇》, 最難纏不是最終 BOSS
而是每話中 , 滿足 SR 的那些特定條件 Orz
所謂的「特別」要求 , 其實 99% 是「在 X 回合內擊墜所有敵人」
不要少看那個「X 回合」
很多時候 , 我方的精神都花光在「加速」上
甚至有一話是「4 回合內擊墜...」
那個 4 回合裡 , 每個回合我都在使用「加速」精神去趕路
最後 1 個回合才開打... 竟然有 3 個回合都浪費在腳程上是什麼鬼設定 =__=|||
只能說 , 製作單位在構想 SR 的條件上 , 真的是千篇一律
唯一不同的是 23 話 ── 3 ターン以内に、???に45000のダメージを与える。
(3 回合內 , 對???造成 45,000 傷害
這是我唯一有印象是不同的 1 話 , 話說製作單位應該好好檢討 SR 的設定
希望在《破界篇》的下集 ──《再世篇》, 可以使 SR 的取得條件更合理一點
21/12/2019

今天看完了 TV 版的《ULTRAMAN TAIGA》
他是令和時代的第一位 ULTRAMAN , 也是我最喜歡的 ULTRAMAN TARO 之子
也許是愛屋及烏 , 所以在新生代 ULTRAMAN 中
他是繼《ULTRAMAN ORB》之後 , 我唯一有追看的 ULTRAMAN 作品
《TAIGA》是首次同時有三位 ULTRAMAN 登場的作品 ──
ULTRAMAN TAIGA
ULTRAMAN TITAS
ULTRAMAN FUMA
而且三位 ULTRAMAN 都寄宿於同一個人間體(工藤ヒロユキ)內
雖然個人不太喜歡三位一體的設定 , 但 ULTRAMAN TAIGA 整體是很不錯的
也許 TAIGA 是新生代的 ULTRAMAN , 因此他的戰鬥並不是很精彩
常常在戰鬥時展現出不熟練的一面 ── 衝動魯莽、亂撞亂打、左顧右盼等
甚至因為追求勝利 , 麻木使用黑暗力量而墮落
因此才有 TITAS 和 FUMA 的出現以彌補 TAIGA 的不足
場景上則秉承円谷的一貫作風 ──
街道、大樓、汽車等的模型道具 , 均是製作得細膩精緻
戰鬥時對建築物的破壞、交通工具的吹翻、塵土的飛揚等都是真實得讓人心感佩服 (GJ !
而且在 TAIGA 的光線技能上增加了不少色彩 , 使到光線技更加華麗
不過《TAIGA》的劇本才是這套作品最出色的地方
要在短短不足 30 分鐘的時間裡 , 編寫並交代好劇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TAIGA》在單元劇本方面 , 個人覺得很出色
在不少單元裡 , 摻雜着讓人感動的劇情
其中以 21 話《地球の友人》最讓人感動
在 YOUTUBE 的官網裡 , 有很多日本的網友都留言說看哭了
也有不少單元是警醒着人類的惡行
個人最喜歡的 , 是第 22 話《タッコングは謎だ》
深海怪獸タッコング(Takkong)由深海走上陸地
破壞了海邊一個石油儲存庫後 , 就駐足吸食着石油
TAIGA 出現並跟 Takkong 戰鬥
但毫無戰鬥意欲的 Takkong 以全防禦式的戰鬥方式抵住了 TAIGA 的攻擊
結果無從入手的 TAIGA 在 3 分鐘時效過後就變回人間體 ── 工藤ヒロユキ
直到一個小朋友跟工藤ヒロユキ說凶猛怪獣ギーストロン(Giestron)要來了
人類不斷污染地球 , 使到代表大地的 Giestron 很憤怒
很久以前 Takkong 打敗了的 Giestron , 並封印着牠
Takkong 不跟 TAIGA 戰鬥 , 是因為要保留戰力
但 Takkong 的年紀越來越大 , 也許今次無力阻止 Giestron 了
最後 Takkong 跟 TAIGA 聯手 , 打敗了 Giestron
最後這位小朋友跟主角的對話 , 值得人們反思
子供:「しかしね , お兄さん」 (不過 , 大哥哥
子供:「今回はかくべつです」 (今次是例外
主角:「かくべつ ?」 (例外 ?
子供:「ギーストロンは大地の怒り」 (Giestron 是大地的怒火
子供:「以前ぼく止められなかった」 (以前我們沒法阻止牠
子供:「海であれ 大地あれ」 (不論大海還是大地
子供:「地球の不可欠な部分です」 (都是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角:「じゃ今回はなぜ成功したのですか ?」 (那麼 , 今次為什麼會成功的 ?
子供:「お兄さんがいるから」 (因為有大哥哥
子供:「だから人間は勝つチャンスがある」 (所以人類還有戰勝的機會
子供:「あなたは人間を監視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你要好好監察人類
子供:「彼らがやりたいことをさせないでください」 (不要讓他們為所欲為
子供:「海と土地は何十年もの間汚染されてきました」 (海洋和大地已經被污染了幾十年
子供:「これは悪いです」 (這樣很不好
主角:「はい...」 (是...
最後這位小朋友坐在 Takkong 的背上回到海裡去
由一個住在大海的外星小朋友口中聽到教訓 , 真是一件讓人類可恥的事
因為這個原因 , 所以看完這個單元之後很有記憶迴盪 , 深刻的劇情讓人沒法忘記
除了感動和警醒的元素
最終回裡 , ULTRAMAN TREGEAR 帶出了一個深層次的思考給大家
在《TAIGA》的世界觀裡 , 人類和外星人都是共同居住於地球
但人類卻敵視着他們 , 認為外星人都是有不軌圖謀的
但善良的外星人卻因為喜愛人類和地球 , 常常被欺壓仍然默不作聲
當城市遭到怪獸破壞時 , 人們卻為打倒了怪獸的 ULTRAMAN 歡呼
但是 ULTRAMAN 也是外星人
此時的人類就只用行為去判斷外星人的好壞
日常的人類卻以族種身份去判斷外星人的好壞
持有雙重標準的人類 , 到底值不值得外星人去幫助 ?
提到 ULTRAMAN TREGEAR , 他是本作中最大的反派敵人
官方円谷看到邪惡反派 ULTRAMAN BELIAL 有着意想不到的人氣
因此創造出另一個邪惡的 ULTRAMAN ── ULTRAMAN TREGEAR
並使 TREGEAR 在《TAIGA》裡「活躍」起來
只知道他曾經是 ULTRAMAN TARO 的好友 , 其他方面仍然是謎
但 TREGEAR 跟 BELIAL 有着本質上的不同
BELIAL 是以驍勇善戰見稱的戰鬥型 ULTRAMAN
TREGEAR 則是以詭計圈套聞名的奸詐型 ULTRAMAN
在《TAIGA》裡
常常挑撥人類和外星人之間的矛盾 , 誘惑 TAIGA 墮入黑暗和玩弄人性
但可能礙於時間不足 , 未能塑造出 TREGEAR 的出現就會讓人有戰慄的感覺
不過相信官方會繼續在未來的作品 , 安排 TREGEAR 登場以「完成」這位角色
03/05/2020
今天再破了 PSP 的《第 2 次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 Z:再世篇》
這是《第 2 次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 Z:破界篇》的下集
《再世篇》的攻略進度比《破界篇》來到要快
只是用了 3 個月左右就破了 (3 個月 vs 4 個月的快...
感覺就是敵軍的機體能力不變 , 而自軍機體的戰力有大幅提升所致
雖然換上後繼機的只有幾個系列 , 但是很多的機體都在再世篇中追加了新武器
有些新武器更擁有地圖兵器模式
在每話前期的雜魚戰之中 , 發揮了很好的清場效果
因此大大節省了回合數 , 使到遊戲的節奏更俐落
當遊戲進入了後期 , 大部份駕駛員習得了一些高階的精神 ── 魂、勇氣、覺醒、再動 , 等等
這些高階精神可以使機體移動往一個有利的位置 , 發動地圖兵器
這樣一回合內就可以殲滅大量的雜魚機
具廣泛攻擊範圍的地圖兵器 , 缺點就是攻擊力弱和移動後不可發動
但是這個缺點 , 後期就可以由高階精神去彌補
在本作中 , SR 的取得條件比《破界篇》有改善 , 增加了:
「A、B 和 C 需要各自擊墜 X 個敵人」和「A 需擊墜 X 個敵人」
雖然大部份仍舊是「在 X 回合內擊墜所有敵人」
不過「在 X 回合內擊墜所有敵人」的條件有些更改為「在 X 回合內擊墜敵人 Y」
有些則是改成「在 X 回合內擊墜 100 個敵人」
雖然是有所變化 , 但感覺還是萬變不離其中 Orz
在再世篇中 , 我仍然是取得了全部的 SR 點數 一 一v
因此遊戲由始至終都以 HARD 的難度進行
秉承過去的一貫的作風 ──
不改造機體、不培養駕駛員、不練級的情況下進入最終話
最終話有着大量的真次元獸
及疑似是本作的 BOSS ── 聖王機ジ・インサー
還有破界篇的最終 BOSS ── 破界王
但破界王一登場就傲立於敵軍的最前方
這過早的登場與處身的位置 , 讓我不禁懷疑他當下的角色
於是先挑了幾台高迴避的機體作試探式的攻擊 , 但所有的攻擊都被無效化
看來以當前的劇情是沒法對他造成傷害 , 唯有轉向次元獸下手
接着結束回合後 , 我方又有 5 機受到了 30% 的額外傷害
看來初局要面對的困難有:
1. 被大量高 HP 的次元獸蜂擁圍攻
2. 需要抵擋着破界王的 2 次強大攻擊
3. 回合結束時會隨機有 5 機的 HP 會下降 30%
4. 節約精神的使用所造成的困境
起初是不打算使用精神的輔助去頂着局面 , 但我軍的損傷卻隨着敵軍的攻擊逐漸擴大
最後還是得使用上某些副駕駛員的精神去穩着戰局
原本打算省下主駕駛員和副駕駛員二人的精神去決戰 FINAL BOSS , 現在這策略看來要改變了
使用了一部分精神之後 , 在第 6 個回合就把次元獸群全滅
接下來的 4 個回合 , 只留下殘血(HP: 49/5550)的 ランスロット・アルビオン(Lancelot Albion 蘭斯洛特・亞爾比昂)應戰
大部分的機體都留在艦內補充 HP 和 EN
來到第 10 個回合 , 約 70% 的機體都已經 HP 和 EN 全滿
接着就可以出來收拾聖王機ジ・インサー
在我軍連續不斷的攻擊下 , 僅 1 個回合就打倒了聖王機ジ・インサー
打倒聖王機ジ・インサー後 , 觸發劇情事件:
皇子(聖王機ジ・インサー的駕駛員)要求破界王賜給他力量
而破界王也欣然接受
破界王在次元領域抽取了一部分的次元力量 , 輸送給聖王機ジ・インサー
獲得了強大次元力量的皇子使用上覺醒水瓶座(聖王機ジ・インサー)的全部力量反殺破界王
在眾人被驚呆之際 , 真相也徐徐揭開
皇子藉着早前奪得白羊座天體(虛偽的黑羊)的力量 , 使世人相信着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
目的只為了打倒破界王
為了打倒破界王 , 必須要使無盡的水瓶覺醒
要使無盡的水瓶覺醒 , 必須要滿足它的覺醒條件 ──「完全的奉獻 , 捨己為人的慈愛」
因此慈愛着子民的王 , 必須得犧牲自己
允許破界王把少量的子民變成次元獸作侵略地球的工具 , 讓餘下的 5 億子民背叛離開
這全都是為了打倒破界王而編裝出來的戲碼
雖然本質上是為了討伐惡鬼 , 但這些行動始終稱不上大義
破界王看似是被打倒了 , 但並沒有把他完全消滅
破界王座下的次元獸變成了他的鎧甲 , 並且巨大化
恢復了記憶的破界王 , 道出了自己真正的身份 ── 次元将
皇子剛才的奮力一擊已經讓自己的身體到了極限 , 生命也到了盡頭
加上使用上水瓶座覺醒的力量 , 其相應的代價就是自身枯竭
接着又受到了破界王的反擊 , 使到身體和機體皆受到了重創
受到重創的皇子再被突然現身的アサキム(Asakim)攻擊
求知的山羊アサキム搶奪了水瓶座和白羊座的天體
皇子用上最後一口氣 , 把アサキム拉進次元領域內
接着動搖的天秤、受傷的獅子和悲傷的乙女 , 加上無盡的水瓶
以 4 人之力 , 把アサキム封印在次元領域內
但用盡了力量的皇子最終連同座機一同爆炸死去
皇子把世人所有的憎惡和仇恨集於己身
隨着他的死去 , 以生命交換兩個文明的和平
那些捨棄自己的子民就可以和地球人和解 , 以和平的方式移居地球
隨着皇子的死 , 次元将提及了自己的過去
在遙遠的過去 , 人類遭遇了可以毀天滅地的強大敵人
4 位次元将拋棄一切 , 前往銀河尋找戰力
但在旅途中 , 他敗給了絕望 , 流落在皇子的王國上並失去了記憶
縱使失去了記憶 , 但他仍殘留着使命的迴響 , 不斷製造次元獸去擴充戰力
次元将正準備要把我軍所有人變成次元獸
並向我方確認是不是想跟戰力全開的他戰鬥
玩家可以選擇對話來決定最終 BOSS 的 LV
「ガイオウを否定する」(拒絕 ----- LV 85
「ガイオウを肯定す」(確定 ----- LV 99 , HP : 323,200
然後跟破界篇一樣 , 再一次讓玩家確認
「だが、ガイオウを否定する」(拒絕 ----- LV 85
「あえて、ガイオウを肯定する」(確定 ----- LV 99 , HP : 400,300
反正都是一直在玩 HARD , 結局當然不能虎頭蛇尾 (確定 ----- LV 99 , HP : 400,300
最後一戰 , 終於展開 !
伴隨次元将登場的還有 4 隻真・次元獸
在不使用精神的情況下 , 花了 2 個回合把次元獸清掉
接着就聚焦次元将
接下來的 2 個回合 , 我軍瘋狂攻擊 !
但... 竟然只打掉次元将一半的 HP ...
而且主力攻擊機體的精神和 EN 都已經耗光 |||Orz
果然... 気力限界突破至 170 的 BOSS 真的很強悍...
雖然 HP 仍然是 ?????? , 不過尚餘一半應該還有 200,000 的 HP
要是再多待 1 個回合 , 次元将又會回復 20% 的 HP
這樣下去 , 他的 HP 回復的幅度就會 > 我軍消耗的精神和 EN...
即是這個回合就要分勝負... 但情況有點不妙...
でも…… まだまだ……
我還有最強的戰術未用 ! (劍走偏鋒
就是可以気力限界突破至 180 的西蒙 + 紅蓮螺巖
「熱血」西蒙 + 紅蓮螺巖的 Giga Drill Break 必殺
一擊可以打出 14,000 的傷害
HP 200,000 / 14,000 攻擊力 = 攻擊 15 次
幸好我還有:
12 次「再動」(使駕駛員及機體再次行動
15 次「期待」(回復駕駛員 50 點精神力
17 次「補給」(補給 EN / 武器存量予機體
使用 3 次「期待」於「再動」上 , 把「再動」增加至 15 次
餘下 12 次的「期待」= 12 次 x 50 點 = 600 點
西蒙使用一次「熱血」需耗用 40 點精神 = 600 點 / 40 點 = 可使用 15 次
然後我還有 17 次的「補給」, 加上未行動的主角機和補給機
看來勝利還是站在我方上 一 v一||| (滿額汗
最後一擊由主角補完 (おわりだ !
想不到次元将的遺言是:「…もう一度…ホットドッグが…食べたかった…ぜ…」
(我想... 食多一次... 熱狗
然後就死掉了 (汗
《再世篇》算是我玩過的歷代機戰中 , 難度最高的一作
如果不劍走偏鋒 , 我想應該會輸掉最終戰
沒想到在不改造機體的情況下 , 機體對最終 BOSS 的輸出會這麼弱
完全跟《破界篇》圍攻即可取勝的局面截然不同
不過因為這強得可怕的 BOSS 要迫着出奇制勝 , 倒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
話說《再世篇》最愛的駕駛員和機體 , 非朱雀和 Lancelot Albion 莫屬
Lancelot Albion 有着高機動性和迴避力
朱雀則擁有王牌駕駛員的技能 ──「ギアスの呪縛」(Geass 的咀咒
(1.1 倍攻擊力 + HP↓時 , 命中率、迴避率、爆擊率、裝甲值↑
個人很喜歡 52 話 ──《決死のエンドゲーム》
重現朱雀在動畫中決戰第一騎士的劇情
ギアス有着讓人絕對服從的力量
魯魯修對朱雀施加的ギアスの呪縛 ── 生きろ (活下去
しかし、私こそが唯一のナイトオブワン…!貴様ごときに譲る道理はない
不過 , 我才是唯一的第一騎士 , 沒有讓給你的理由
今の僕はナイトオブゼロ!ナイトオブワンすら超えてみせる!
現在的我是零之騎士!超越第一騎士的存在!
ここで終わらせるには…!
在這裡結束了!
負けるのか!帝国最強の騎士、ナイトオブワンのこの私が!
竟然輸了!帝國最強的騎士 , 第一騎士的我!
ナイトオブワンを撃破
擊敗第一騎士